国信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 郑东
长城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 乔培涛
今年以来,在估值修复要求支配下,钢铁行业持续跑赢大盘。同时,日本发生大地震,让国内钢铁行业的走势平添变数。本期《中证面对面》邀请国信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郑东和长城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乔培涛,对当前钢铁股的估值修复行情进行深进探讨。
估值修复会否延续
主持人:目前钢铁行业整体估值处在什么位置?就横向与纵向比较来看,钢铁行业是否依然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郑东: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钢铁行业估值相对比较低,目前PB是1.6倍,PE均匀大概是15倍-16倍。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估值比较高,大约是60倍-70倍,而周期类股票比如金融、地产、钢铁股还有蓝筹股估值相对比较低。从钢铁行业基本面来看,钢价从今年1月份开始上涨,通常来讲,钢价和股价有正向的相关性,钢价上涨将为股价上涨提供动力。因此,钢铁行业在一季度已基本具备了估值修复行情的条件,和大盘相比是跑赢大盘的。
主持人:有哪些利多因素可能支撑估值修复行情继续演绎,又有哪些利空因素可能会阻碍估值修复行情?
乔培涛:应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估值。从大小盘分割转换来说,往年四季度基本是小盘股活跃的行情,今年一季度大盘股开始转进一个兴奋期,钢铁股随着周期性蓝筹股的活跃进进一个估值修复期。但是,相对而言走势还是偏弱,是跟随大趋势而动。根据历史来看,钢铁股估值一直偏低,它与A股总体有一个折价率,现在基本处于折价率的历史均匀值四周。从这个角度而言,现在估值是适中的,没有过于低估和高估。而PE如今固然偏低,但是从更大范围来说,机械是20倍左右,地产和银行是16倍左右。因此,钢铁行业估值再上一个台阶,难度比较大。
就钢铁行业基本面来看,最大利多是钢价上涨,两者的正相关性非常强。最大的利空是原材料上涨,由于原材料带来的本钱压力很大。根据目前情况,我以为钢价在一个小周期范围内已经见底,3月下旬到4月份可能会盘整和缓慢回升。二季度的协议矿价已确定,是170美元一吨的水平,但矿价这一轮下跌后再一次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不大。现在可预想的利空基本已可猜测,而利多方面钢价可能上行,今年竣工工程的比例将比往年提升超预期,上述是支撑行业的利多和利空。从宏观角度来看,利多是今年的基建和保障房建设会超预期。最近我们做了调研,发现保障房的建设比大家预期的更快。而利空的因素是今年房地产的投资会不会下滑超预期。
国内钢价走向何方
主持人:经过连续三周下跌,上周在日本出口下降及地震后需求上升预期的影响下,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同时反弹。钢价反弹是否会由此拉开序幕?如何看待后市国内钢铁需求?
郑东:总体来讲,短期内日本地震对我国钢铁行业产生的影响是相对有利的。核电发电占日本总发电量的30%,电力供给不足对日本钢铁企业影响很大,短期内会影响到钢产量。日本汽车板和不锈钢等产品具有相当上风,受地震影响导致产量下滑,有利于国内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比如宝钢和武钢,所以这两个企业硅钢片的价格前段时间上涨了约1000元/吨。就长期而言,日本主要生产高端板材,建材这块比较弱,对于国内企业也是有利的。地震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也很大,已经下跌5%,不过尽对价位还是比较高。国内钢的月度产量创历史新高,天天的日产量是190万吨,供给处于产能过剩的压力之下。钢材库存由于产量过大,第一季度社会库存同比上涨28%,企业库存上涨26%。因此,受日本地震影响,以及在国内的供需还没有两旺情况下,钢价上涨空间是有限的。
乔培涛:从行业角度来看,首先,日本每年钢材出口的主要方向是中国、韩国和东南亚,产品以冷热卷板为主,日本产量的减少为国内钢铁企业带来了市场替补空间。其次,固然现在日本地震灾后重建的评估报告还没有出来,但是我们以为总量肯定不小,加之日本自身的钢铁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也为国内钢铁企业带来了利好。第三,国际市场上铁矿石和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下跌,可以缓解国内钢铁企业的压力。这三点利好是非常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