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尽管今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规模和重点将发生变化;国家严控“两高一资”产品扩大出口,这些都将影响钢铁的需求强度。
2月21日,中国钢铁产业协会会长、武钢团体董事长邓崎琳在中钢协第四次会员大会上表示,从国内外市场需求看,初步预计2011年中国需产钢6.60亿吨左右,增长4.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6.32亿吨左右,增长5%,预计比上年增加3000万吨左右。
他还表示,钢铁产业已经进进一个低速增长的时期。“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由上年的30.5%降到24.5%,回落6个百分点,考虑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工程量增长幅度同比回落约10个百分点。特别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由上年的增长76.6%回落到只有25.6%,回落51个百分点,对钢材特别是建筑用材需求影响很大。”
"十二五"期间要控制钢铁生产总量,除了完成广东湛江和广西防城港等沿海现代化钢厂建设外,对华北、东北地区的现有产能只进行存量调整,不再扩大。
“到2015年,我国自产铁精矿的供给能力由现在占总需求量的不足40%,进步到45%左右;进口海外铁精矿中的我国权益矿在进口总量中所占比例由现在的不到15%,进步到50%以上。”
“十二五”期间钢铁产品开发的重点方向包括: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和海上石油开采、大型和特殊性能船舶和舰艇、节能环保汽车、水电、核电、风电和超超临界火电、特高压电网、节能建筑和房屋工厂化建设;冶金、矿山、石化大型成套设备、大型工程机械等领域。
本钱近失控钢铁业危中求变
兔年一开始,钢铁行业酝酿新的变局。“现在的钢企是转业的转业,关门的关门,都在自谋出路了”,北京巨擎恒基国际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张先生这样感叹道。
在过往的2010年,天津民营钢铁的英雄;荣程钢铁的掌门人张祥青公布弃钢从医,湖南的顺鑫钢铁正式停产关门,河北钢铁,武汉钢铁公司等大型钢铁系都在谋求向“非钢”产业转移,唐钢在2010年更是以神速一脚迈进了房地产业,连国内钢铁的领头羊宝钢都在酝酿产业转型。
这一切,按照业内人士的抱怨:都是被铁矿石给逼的。
本钱压力被迫转行
2011年2月15日,三大矿山之一的必和必拓日前向钢厂发出了铁矿石最新报价,由1月份的155美元/吨上涨至168美元/吨。(这是离岸价,假如按照澳大利亚到中国均匀海运费7美元/吨计算,矿石到岸价格将达175美元/吨。)
日益高涨的铁矿石价格让国内钢企无法承受,“钢铁行业的利润率现在已经是国内产业行业中最低的啦,”百川资讯钢铁分析师吴紫翔表示。根据中钢协之前发布的数据,2010年1~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2.84%,第三季度仅为1.6%,第四季度也仅为2.8%,大大低于我国产业行业5%左右的均匀水平。
“外矿要我们签运输长期协议,我们就得签;要我们改到岸价,我们就得改;说2009年没有谈出价格不退预支款,我们就只能忍了”,张祥青在荣程钢铁选择转行时公然吐露了自己心中的苦闷,他觉得中国钢铁业就像砧板上的肉一样任国外三大矿商宰割,留下的只有微利的生存空间。
然而,相对于价格高涨,最让钢企头疼的是由于铁矿石价格取消了长协机制,本钱无法控制。“如今生产钢材的本钱风险太大了,取消长协后,三大矿山的铁矿石实行季度定价,2010年又新出来了个铁矿石指数定价,造成铁矿石价格波动剧烈,钢企生产这一单赚钱下一单可能就赔钱,无法控制本钱这是企业生产最担心的”,吴紫翔表示。
就在必和必拓公布涨价当天,有钢市风向标之称的宝钢股份也公布上调2011年3月钢价,尽大部分品种上调200~300元/吨左右,此外沙钢、河钢等钢企也纷纷公布上调节后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