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会议上,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秘书长雷平喜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培育建成2到3个亿吨级特大型铁矿团体。这一重大举措,对中国解决铁矿石定价权、国内钢铁业产能过剩两大困难有何作用?笔者连线钢铁专家、原首钢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戴国庆、并购重组专家冀书鹏、国信证券钢铁行业研究员郑东进行探讨。
亿吨级铁矿团体对中国争夺铁矿石定价权没有太大帮助
2010年中国总共进口铁矿石6.186亿吨,对于组建铁矿团体能否解决国内铁矿石的需求题目,戴国庆表示,这样的举措有其作用,但假如期看它能对我国铁矿石供求和争夺铁矿石定价权题目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不现实的。首先,铁矿团体主要应该是现有矿山的整合,新的增量并不会很多;其次,进口铁矿石品位高,生产本钱低而中国铁矿石品位低、大部分在30%左右,同时生产本钱较高。相比现在一年7亿吨的粗钢产量,11--12亿吨左右的铁矿石精矿粉需求,组建铁矿石大型团体并不能使供需态势有根本的转变。
国信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郑东也表示,国内组建铁矿团体是顺应资源优化的大方向,但由于国内铁矿石的产量有限及品位相对较差等原因,即使形成大型的铁矿团体也难以与海外三巨头竞争。
对于中国事否能够通过组建铁矿团体这种专业化铁矿石企业,对国内铁矿资源进行整合题目,戴国庆表示,专业化铁矿公司在张罗巨额矿产开发资金、开发难度较大的铁矿以及矿山环保方面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期看它完全替换三巨头是一种幻想。首先,中国国内铁矿的资源分布已大体清楚,规模大、采选本钱低的矿产资源大部分已经探明,剩下的大部分是品质略低、或经济开采本钱较高的资源;其次,中国已探明的优质矿产资源现在分布在各个企业手中,在矿价如此之高的情况下,想通过重组来组建专业的矿产公司会面临很多题目,特别是资产评估和狮子收购等题目,不轻易解决好。但此题目不解决,这个思路就很难达成。现在倒是应该留意另一个倾向,一些未开采铁矿资源由于开采条件差、品位不好等因素,其开采本钱要远大于国外,我们不能以现在的高价位矿做维检矿的评价标准,不能为了“开采”而开采,一定要考虑到本钱因素。
对此国内并购重组专家冀书鹏也表示,由于中国的富铁矿资源较少,因此想通过对国内铁矿资源的并购重组来满足国内的需求,这一做法是很难做到的。要想真正做到满足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就不应该指看从国内进手,应该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国门,通过对国外矿产资源的收购来实现这一目标。
对于中国海外并购铁矿的题目,戴国庆表示,在资产价格公道、矿产采选本钱公道的情况下,在国外收购矿产以满足国内的需求的做法是有必要的,但未来铁矿石价格还布满了不确定性,现在矿石价格维持在如此高位,这个时机采取大规模的收购显然是分歧适的,但可以从现在开始做好预备,等到价格公道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才是长远之计。
同时戴国庆夸大,国内走铁矿石资源多元化之路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在支持国内外开矿的同时,忽视与三巨头的关系,我们与三巨头之间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这一点是不可逆转的,如何建立起合作共赢的良性关系,是当下必须要高度重视解决的题目。
未来五年铁矿石供求关系出现根本逆转的可能性极大
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到世界的60%左右,但作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中国却没有定价权,对此戴国庆表示,铁矿石定价权题目前一段被不公道放大了,实在对未来也并不用过多的忧虑。有业内人士指出,铁矿石的供求关系在2012年就会发生逆转,对此戴国庆表示,中国对钢铁的需求不会无穷的增长,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粗钢产量达到峰值的可能性极大,那时,对铁矿石的需求量,特别是增量会降低,假如出现这种情况,世界铁矿石的供求关系自然就会出现逆转,铁矿石的价格就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