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启动的山钢重组仍在坎坷中继续前行,而山钢重组的另一重头戏“收购日钢”却依旧毫无消息。
在双双发布2010年财报后,4月6日,莱钢股份、济南钢铁发布公告称,目前山钢团体仍在就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有关题目与相关部分进行政策咨询及方案论证,因此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山钢重组还在等待发改委的正式批文,那个事(收购日钢)要等对内资产整合事情理顺后再说了。”山东一位政府人士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资金和利润巨大差异的山钢和日钢,重组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还是未知之数。
“儿子比老子能干”
根据日钢董事长杜双华在往年年末讲话时提到的,按照约定,山钢和日钢应该在今年2月底前全部完成交割,然而现在已经过往一个多月时间,重组仍然毫无音讯。
“我们双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谈过重组方面的事情了。”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日钢内部高层7日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向记者确认,除了日照市政府年初曾经出面协调过外,基本没有就收购和价格有过任何洽商和接触,而前期谈判的估价和条件都没有改变。
究竟什么原因让重组停滞不前?“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重组,只能依靠市场的手段进行,而这个时候钱就成了非常关键的条件之一。”中钢协一位内部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对山钢重组日钢一事,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日照市委书记杨军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双方的重组中,政府主导,但是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这场重组并购中,政府有它的主导作用,但是具体操纵起来,还是完全由山钢和日钢来协商。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则坦言,目前双方企业谈判关键是在收购价格的题目上。
目前,评估单位中企华已经对日钢出具了评估意见,据目前评估结果显示,日钢整体价值约为450亿元。尽管这样的数字在杜双华看来,还是不能完全体现出日钢的市场价值来,但却足以再一次令山钢尴尬地停住了脚步。
3月18日、19日,山东钢铁团体旗下两大上市公司莱钢股份(下称“莱钢”)、济南钢铁(下称“济钢”)公布2010年财报,两者在该年度分别实现净利1.24亿元和8435.35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9.79%和25.91%。
“2亿多的利润总额和日钢45亿的利润,这两个数字足以说明在双方的博弈中,山钢的处境多么尴尬。”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山钢要往收购一个利润比自己高出数十倍的日钢本身难度就很大,假如再加上450亿元的估价,更会让目前的山钢难以消化。
重组之路“一波三折”
迄今为止,山钢和日钢的重组之路并不平坦。
记者了解到,2007年年底,山东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下称《意见》)。根据《意见》,建设日照大型钢铁基地,是山东钢铁产业区域布局调整的重点。当时在第一期子公司名录中,莱钢和济钢均列进山东省主要钢铁企业,而并不包括日钢。
“实际上,从山东省的钢铁产业发展战略而言,建设日照的精品钢铁基地将成为转型的重点,山钢团体组建必然将会把旗下的济钢和莱钢的部分产能转移到日照,吞并重组日钢就成为最优的选择。”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告诉记者。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2008年3月26日,山钢挂牌成立,山东开始了省内重组的更大步伐。2009年9月6日,日钢与刚挂牌一年的山钢签署了资产重组合作协议,约定2010年8月31日交割挂牌。
“尽管是政府的意志主导,但是涉及民营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吞并重组,必须用市场价格来整合和收购,这就是两个矛盾的相互交织。”徐向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