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逐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河北钢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3月30日在香港举办了成立揭牌仪式。这是继2010年2月河北钢铁(香港)国际贸易公司之后,河北钢铁团体在港设立的第二家公司。
“我们在香港设立河北钢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借助香港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中心地位,放大企业的规模上风,进步企业国际竞争力。”河北钢铁团体董事长王义芳在揭牌仪式上表示。
在日渐严重的本钱压力下,类似于河北钢铁一样,寻求以“国际化”的道路来解决发展中碰到的各种题目的企业队伍正日渐庞大。
河北钢铁拟“境外融资”
在第一家香港公司成立仅一年之后,河北钢铁下定决心要在香港扩张业务范围,不仅要做贸易,还要实现境外融资。
3月30日,河北钢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举办了成立揭牌仪式。这是继2010年2月河北钢铁(香港)国际贸易公司之后,河北钢铁团体在港设立的第二家公司。而这一家公司的目的显然不是单纯为了“做贸易”而建立的,它是河北钢铁实现海外融资的第一步。
在揭牌仪式上,河北钢铁团体董事长王义芳也尽不掩饰河北钢铁团体设立该公司的这种“野心”,“我们在香港设立河北钢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借助香港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中心地位,放大企业的规模上风,进步企业国际竞争力。”
根据王义芳先容,新公司设立后,将重点从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充分发挥香港世界贸易、金融中心上风,与在港企业、金融机构广泛接触、深进合作,拓展团体国际贸易业务,优化团体的融资结构。二是积极开展国际化资本运作,重点投资、掌控海外矿产资源,为团体开辟长期稳定的资源供给基地。三是积极打造境外上市融资平台,为团体国际化经营拓展更大空间。“这意味着河北钢铁团体的国际化线路正逐步清楚。
此外,记者了解到,河北钢铁团体2010年2月在香港成立的河北钢铁(香港)国际贸易公司经营业绩令人惊喜,当年就实现了171亿港元的贸易额。这对处于”微利“阴影之下的钢铁企业来说,”走出往“抢占国际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本钱压力倒逼“国际化”
随着国内钢铁企业的整合,做”大“之后的钢铁团体正面临着做”强“的困难,特别是本钱方面的压力正日渐沉重。
据媒体统计,截至3月30日,18家上市钢企中有14家毛利率出现同比增长,但由于原燃料价格呈现上涨的态势,本钱压力仍然让不少钢企对2011年的盈利空间表示谨慎。本报之前有过报道,2010年重庆钢铁受累于原材料上涨,盈利大跌近90%,而据记者观察,大盈利如鞍钢股份和宝钢股份者,毛利润率增长也极为有限,均匀不足2%,如算上负增长的产品,增长更有限。
同时,据《逐日经济新闻》了解,在近期召开的某焦煤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亦普遍以为,2011年我国钢企处境”举步维艰“,能源价格将面临上涨的压力,钢铁行业利润不断遭受挤压。受到本钱和市场的倒逼,国内钢企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走出往“的高潮。
3月31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在“宝钢股份2010年业绩网上说明会”对宝钢高层进行交流。宝钢董事长何文波、总经理马国强分别表示在未来会积极走出往,拓展海外市场,因此进步宝钢的整体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择机锁定部分铁矿资源也一直是公司的战略。宝钢会选择适当时间、适当项目,进行适度投资收购海外权益矿,保障公司铁矿石供给。”何文波表示。据其表述,宝钢2011年将通过采购供给模式优化、原料结构优化、物流优化、原料使用技术进步等途径,从供给链的各个环节上降低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