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巨头神华团体的扩张版图中,位于中蒙边境蒙古国南戈壁省境内的塔本陶勒盖(Tavan Tolgoi)煤矿的轮廓正变得日益清楚。
上周六,中国神华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另一公司共同组成的联合体,已顺利进进往年底启动的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田Tsankhi矿区西区块全球公然招标的六家公司(联合体)短名单。
据路透社报道,与神华组成联合体参与竞标的企业为日本第二大商社三井物产,双方于2010年9月开始就塔本陶勒盖项目进行了多次会谈。
据悉,蒙古国政府将邀请进围公司(联合体)进一步谈判,以选定终极中标方进行上述区块的合作开发。
塔本陶勒盖煤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未开采煤矿,矿区煤炭蕴躲面积达400平方公里,煤层厚度190米,共16层,该煤矿属优质炼焦用煤,原煤出焦率60%以上,是世界上紧缺煤种。初步探明的焦煤储量约为64亿吨,其中主焦煤18亿吨,动力煤46亿吨,价值高达3000多亿美元。
高储量的优质煤炭让各国对塔本陶勒盖都垂涎三尺,多年来,塔本陶勒盖的争夺战也一直高潮迭起,几近白热。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美国、日本、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等国的20余家能源巨头公司都加进了这场登陆蒙古大漠的战争。
而对于神华团体来说,这场战争则显得更为漫长。
事实上,早在2003年,神华团体就已经参与蒙古国的煤矿并购项目,时隔8年,这场掘金蒙古的拉锯战仍在继续。
根据神华团体“十二五”期间的整体规划,在确定内生性增长以及国内外并购两种方式的战略基调下,未来五年,神华团体制定了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发展目标。
神华团体执行董事兼总裁凌文表示,神华团体一直在积极寻找海外资产的并购机会,“并购、重组、走出往”是神华团体的工作重点之一。
而继进军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煤矿项目之后,神华团体的海外扩张之路也正全面提速,能否在塔本陶勒盖的项目中胜出,对于试图“再造一个神华”的神华团体来说,尤其重要。
“这个项目的价值摆在那里是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蒙古本身就是一个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进进蒙古的意义也可想而知,所以不仅是神华,对于其他竞争者也一样。”一名曾代表鲁能、兖矿参与蒙古谈判的知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8年抢夺战
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团体对塔本陶勒盖的青睐由来已久,从2003年起就开始与蒙古国就该项目进行接触。
2003年,神华团体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组成经贸团前往乌兰巴托,就合作开发塔本陶勒盖煤矿进行了会谈。
一名不愿公然姓名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蒙古国内的政治局面以及蒙古政府自身的政治顾虑是导致各项谈判延缓的主要原因。
据上述知情人士先容,在2009年,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中投”)同意向拥有蒙古资产的几家采矿企业进行投资,金额为12亿美元,不料此举却在蒙古国内招来多方阻力。
中投的投资金额不足公司3000亿美元的0.5%,却大约相当于蒙古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中国的经济影响力让蒙古国老一代的政治家们很紧张”。
时任蒙古国总理的苏赫巴托尔·巴特包勒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欢迎中国投资。但他也小心翼翼地推进多个国家的“利益平衡与投资平衡”。
上述知情人士还进一步表示,蒙古国政府曾一度急于让美国博地能源公司(Peabody Energy Corp。) 参与塔本陶勒盖的合作开发,就包含了上述原因。
随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领导试图借助与蒙古国交界的地理上风出面斡旋,在多方努力之下,间隔塔本陶勒盖190公里的巴彦淖尔市中旗甘其毛道口岸也在中蒙双方政府的同意下,由季节性开放口岸提升为常年开放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