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0级特大地震并引起海啸给日本造成重大的损失,随后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核爆炸事件。间隔福岛较近的地区生活生产活动受到重大影响。本次大地震导致日本震中四周钢铁、汽车、造船等产业大面积停工,从而引发对日本本土的其他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担忧。
1.强震发生在日本最大产业区的东北区域,该地区钢铁产量占日本全国比重约为20%多
日本有5大产业区,即京滨产业区、阪神产业区、中京产业区、北九州产业区和濑户内海产业区。前4个在战前就已形成,在新形成的产业区中,规模最大的是濑户内海产业区。除前述的5个大产业区外,在战后,还形成了9个中小产业区,即北海道、八户、常磬、鹿岛、东海、关东内陆、北陆、大分和有明海沿岸产业区(见后面附文,日本产业区先容)。
京滨产业区位于东京湾沿岸,它以东京都和横滨市为核心,以关东平原为腹地。战后,京滨产业区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取得了迅速发展,产业区范围明显扩大。京滨产业区的半径已经超过50公里,并且还在向半径为100公里的四周地带延伸,形成了日本最大的产业区。
京滨产业区钢铁产量占日本全国比重约为20%多。统计显示,1990年京滨产业区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1/4,其中机械产业占全国机械产业总产值的26.9%,印刷出版业比重为53.9%,化学产业占全国比重为28.7%,食品产业比重为19.8%、金属制品为23.2%,钢铁产业为21.8%。2011年日本钢铁产业粗钢总产量为1.10亿吨(表1),因此,估计京滨产业区粗钢产量约2200万吨以上,月产量约183万吨左右。
2.我国对日本钢材出口和从日本进口钢材差别较大,影响主要集中在厚板、热轧宽幅带钢、冷轧宽幅带钢、电工钢板、镀锌钢板、特殊钢
我国2010年从日本进口钢材751万吨,但只向日本出口147万吨,进口量占我国钢材总产量的比重不到1%(含重复材)。进口主要集中在厚板、热轧宽幅带钢、冷轧宽幅带钢、电工钢板、镀锌钢板和特殊钢,整体占我国对应钢材种类产量比例不大(表2、表3),但由于进口的都是高档或者国内短缺的那部分钢材产品,因此实际占小类的比例更大。比如冷轧宽幅带钢和镀锌钢板,应该主要是集中在汽车板和家电板,而不是一般产业用的普通冷轧板。
从2011年我国钢材总体进口情况看,从日本进口钢材量占我国钢材进口总量的比例高达45.73%,占比很高。细分看,从日本进口的钢材,上述厚板、热轧宽幅带钢、冷轧宽幅带钢、电工钢板、镀锌钢板,包括特殊钢,分别占我国对应进口钢材种类的比例均高达40%以上。其中厚板占比为73.54%,热轧宽幅带钢占比为78.69%,特钢占比为51.18%。我们以为半年内日本相应企业即可恢复生产,因此半年内,我们相应钢材品种的企业可能会订单增加,比如宝钢股份(7.45,0.00,0.00%)、部分高档中厚板企业、硅钢企业和特钢企业。
这里需要说明三点,第一,日本钢企停产的时候下游汽车造船等也会停产;第二,我们并不清楚日本向我国出口钢材的钢厂集中在哪个产业区,各个钢企对我国的钢材出口量是多少;第三,从日本进口的厚板品种,应该包括我国统计口径上的特厚板、厚板和中板,由于2010年我国统计口径特厚板进口4万吨,厚板进口24万吨,中板进口92万吨,而按照日本口径,我们2010年单单从日本进口厚板就达到88万吨,显然,这个厚板的口径应该包括我们的特厚板、厚板和中板。
2010年日本废钢利用率超过25%,也就是由铁矿石提供的铁水占比约为75%。假如各个钢企均采用这个均匀废钢率,且该地区年产2200万吨粗钢,则2010年该地区总共需要2640万吨铁矿石。假如该地区钢厂全部停产半年,则影响铁矿石需求1320万吨。日本铁矿石全部进口,2010年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约为10亿吨,年占比1.32%左右,半年占比2.64%。因此我们以为短期内对矿石是个利空,但中期看,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可能会使得铁矿石需求更加旺盛。此外,对废钢也有类似影响,并进一步波及到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