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世界第三大铁矿石供给国印度正式推出全球首个铁矿石期货品种,这让中国钢铁企业“惴惴不安”。
春节后,这个以铁矿石指数TSI为结算价格的矿石期货,点燃了国际矿山巨头的涨价热情。
英国《金属导报》一季度铁矿石指数均价为每吨177美元,普氏最新铁矿石指数均价为每吨181美元,TSI指数与此数据基本相同。与往年四季度相比,上涨了30美元至35美元。
三大矿山之一的必和必拓日前向钢厂发出了铁矿石2月份的月度报价,由1月份的每吨155美元上涨至每吨168美元,来自印度的现货铁矿石价格也涨到了每吨190美元左右。
山东钢铁团体内部一位郭姓科长2月18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铁矿石金融化发展速度太快,中国钢企在铁矿石题目上又没有话语权,假如参与铁矿石期货的话,肯定是吃亏的一方。
“三大矿山前5位的股东都是高盛这样的金融公司,在期货市场上也会是这些面孔。中国钢企的对手已经变成了国际金融公司了。”中期期货的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短期内已无可能推出铁矿石期货,国内钢企将完全受制于上述3个指数。
价格变动周期缩短本钱难以控制
河北邯郸一家钢厂是印度现货矿的买主。“我们买不到三大矿山的矿,由于那些矿基本都被大钢企瓜分了。只能买印度的现货矿,每个月买3万吨左右吧。”这家钢企的负责人李红胜说。
印度往年铁矿石产量为2.57亿吨,其中1.15亿吨用于出口,而印度矿占我国进口矿总量的15%至20%左右。
2008年以前,李红胜还能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到三大矿山的长协矿。李红胜说,买长协矿最大的好处是轻易控制本钱,买现货矿本钱则控制不住。
当得知铁矿石期货价格变动周期比现货矿还要短时,李红胜一脸茫然。
从年度谈判,到季度定价,再到期货定价,铁矿石金融化逐渐变成现实。尽管中国事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但中国钢铁企业对此束手无策。
自往年三大矿山强行将铁矿石年度谈判改为季度定价和指数定价后,金融机构也积极助推铁矿石金融化,希看从中分羹。部分矿石指数机构如TSI,已经推出矿石月度均价数据服务,即被视为对力推月度定价的大矿山的一种呼应。
事实上,在推出铁矿石期货之前,全球已有新加坡交易所SGX、洲际交易所ICE、伦敦干散货清算所LCH、挪威期货期权清算所NOS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共5家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掉期交易,其中大多数采用TSI指数作为结算价格。
“印度铁矿石期货推出,意味着这一全球交易体量最大的大宗原材料也在迅速金融化。目前正在执行的铁矿石季度定价体系和月度定价体系终极由此转向更为短期的期货定价方式,直至全现货化、指数化,中国钢企只能选择接受。”分析师表示。
“国内钢企目前对这一趋势没有好的办法,究竟没有铁矿石定价权。”上述山东钢铁团体的郭科长说。
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今年1月份进口铁矿石6897万吨,比往年12月份增加1089万吨,同比增长47.94%,环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
金融资本凶猛:不对等的博弈
宝钢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铁矿石的金融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为了获取利益进进这一领域,肯定会推高铁矿石价格。
中国冶金产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告诉本报记者,三大矿山的大股东都是金融公司,这对中国钢企进口铁矿石已造成影响。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中国往年进口铁矿石6.186亿吨,同比下降1.4%,这是自1998年以来中国进口铁矿石首次出现同比下降。但这一年中国进口铁矿石交易额为794.27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292.80亿美元。
中航证券分析师张健告诉本报记者,金融资本的参与,使控制了全球80%铁矿石资源量和近70%海运贸易量的三大矿商变得更加强大。对于金融财团而言,只需保证其向钢铁厂出售铁矿石的价格,高于其向矿商购买矿石的价格,便可获得稳定的价差收益。按照目前不断走高的铁矿石价格形势,金融公司想不赚钱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