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来看,铁矿石供求关系难以出现拐点
有一种观点以为,数年之内,铁矿石市场将会出现拐点。也就是说,目前供给紧张的铁矿石市场,几年之后将转变为供大于求,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届时铁矿石价格亦相应跌落。
当然,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值得欢迎与期待的,但能否真正实现,却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存在一些长期性的障碍因素。
首先是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生活质量的进步,导致了对铁矿石需求总量的快速增长。占有关资料,世界人口将在2011年结束前突破70亿整数关口。世界由60亿人口增长到70亿,仅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人们很快就会见到80亿人口。如此庞大并且不断增长的人口规模,对于全球范围内钢铁及其铁矿石需求增长的持续推动是不问可知的。
在世界人口总量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进步。这表现为全球城市化与产业化的进程加快,表现为现代住宅、汽车、家电、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超大规模发展,也使得同样GDP下的钢铁及铁矿石需求强度明显进步。以中国为例,2010年全国粗钢产量已经达到6.27亿吨,目前粗钢产能达到8亿吨。预计2011年中国全口径粗钢需求量(含出口,下同)将向7亿吨靠拢,或者超过7亿吨。预计今年10年内,中国粗钢全口径需求量将会达到9亿吨,由此引发对于铁矿石的巨大需求。
其次是中国铁矿石需求增长平缓后,将出现另一个需求大国。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观察题目的角度不能仅局限于中国,必须具有全球视角。固然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后,中国自身的铁矿石产量增加,金属蓄积量增多,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会有所减弱,但也并不意味着全球铁矿石供求关系因此转向宽松。必须看到,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经济亦在崛起。随着印度、巴西等其它人口大国的“两化”进程,其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也将越来愈多。有观点以为,今后5年之内印度钢铁需求将增长1倍,实际上增长速度有可能更快。这种数目的增加,不仅完全抵消中国铁矿石需求的减少部分,而且还会超出。届时世界范围内的铁矿石整体供求关系只会更紧。
由于经济快速增长,明显进步了钢铁及其铁矿石需求,为此印度开始对于本国铁矿石出口逐步收紧。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印度一定会从当今世界最大的现货铁矿石供给国,转变为重要的净进口大国。国际市场中国铁矿石采购,势必遭遇印度的激烈竞争。其竞争力度,也会大大超过现阶段的日本钢铁企业。
最后,世界矿业巨头的高度垄断地位,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出现。现阶段全球最重要的优质铁矿石资源,大多把握在几家世界矿业巨头手中。占有关资料,“两拓”与“淡水河谷”目前掌控着70%左右的铁矿石世界贸易量。即便今后数年、十数年后,这一局面也难以发生重大变化。凭借其高度垄断地位,以及对于市场的深进研究、正确判定,世界矿业巨头们完全有能力调节铁矿石开采与生产节奏,控制产能开释,避免长久性供大于求局面的出现。
二、近期和中期来看,铁矿石价格还会大幅上涨
这种上涨动力来自于几个方面:
一是美元的贬值趋势。美联储不负责任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经成为目前全球通货膨胀的首恶。由于客观上的迫不得已和主观上的巨大好处(仅对美国而言),预计年内美元还会贬值下往,因此全球通货膨胀还会发展。在这个大格式之下,不要指看世界矿业巨头会调低铁矿石价格。
二是石油价格强劲上涨对铁矿石价格的推动。与目前有色金属、自然橡胶、谷物、油料、棉花等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达到或者越过历史高点不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至今仍在90美元/桶左右徘徊,间隔14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还有很大差距。这就使得新一年内石油价格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补涨”。预计2011年石油价格将达到或接近100美元/桶,也不排除重返历史高位的可能。最近,受到市场看好全球经济复苏,以及中东和北非局势动荡恶化刺激,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再次强劲扬升。短短三个交易日的时间里,涨幅超过10%。其中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4月原油期货盘中一度触及100美元/桶,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同时伦敦洲际交易所(ICE)布伦特原油盘中更是突破110美元/桶,创出111.85美元/桶的两年半以来新高。市场普遍以为,石油价格还未到顶,甚至有观点以为,今后原油期货价格可能会达到每桶22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