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中国制造业环比仅有稍微改善,主要调查结果:
产出、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皆稍微下降。
就业温顺增长。
产出价格12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汇丰中国制造业PMI 从上月的52.7下降至50.4,说明中国制造业的经营状况环比仅有稍微改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 是一个经季节性调整的指数,用以衡量制造业经济的景气状况。
6月份调查所得到的最新PMI数据显示,制造业产量与新订单量出现稍微下降。用工规模温顺上升,而供给商供货速度则连续第11个月出现拖延。与此同时,采购库存自往年11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6月份中国制造业产出下降,终止了已持续14个月的扩张。产出收缩率固然仅算稍微,但与年初接近历史最高记录的增长势头反差明显。在报告产量下降的厂商中,原因普遍被回结为新订单减少。
6月份,中国制造业厂商接到的新业务量15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降幅固然仅属稍微,但标志着贯串今年第1季的强劲增长趋势至此被扭转。报告新订单减少的受访厂商普遍以为这反映了市场需求减弱。6月份,来自海外的新订单也减少了,而且减幅为2009年3月以来最大。厂商普遍表示,新出口业务减少,反映全球 需求乏力。
截至6月份,中国制造业就业已连续13个月保持增长。企业增员速度温顺,但比上月略有加快。厂商表示,增员是为了扩大产能。
6月份,中国制造业的产出价格在12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降幅温顺,与年初的强劲上扬截然相反。调查显示,产出价格下降,反映投进本钱减少,以及在部分情况下客户要求降价。
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均匀投进本钱下降,终止了持续11个月的上涨局面。报告本钱负担下降的厂商普遍把原因回结为原材料价格下降,尤其是钢铁价格。
因生产需求下降,中国制造业的采购活动在6月份也相应减少了。采购减幅虽仅属温顺,但与年初的迅猛增长反差明显。采购量下降,也反映了厂商动用现有原料库存,因此库存量也在7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此外,供给商在6月份的均匀供货速度连续第11个月呈现恶化,主要原因是供货紧张。
产出指数
经季节性调整的6月份产出指数跌破50.0分界线,显示自2009年3月以来中国制造业产出首次出现下降。不过,降幅仅算稍微,报告产量下降与报告上升的受访厂商比例大致持平。报告产量下降的厂商把原因回结为市场需求减弱,以及新订单量减少。
新订单指数
与产出的情况一样,6月份新订单量也出现了稍微下降,与今年初增速将近创新高的局面出现显着反差。报告新订单量下降的受访厂商普遍表示,这反映了国内外市场上客户需求低迷。还有厂商提到市场供给过剩,以及内需随房地产市场调控而转弱等因素。
新出口订单指数
由于经济远景不明朗,全球需求频报低迷,制造业出口订单在6月份出现下降。长达12个月、并且在年初几乎攀上历史新高的出口新订单增长趋势至此中断。约 11%的调查样本报告出口订单减少,但尽大多数样本(近79%)报告与出口订单量与上月持平。
积存工作指数
在经历了持续14个月的明显扩张後,未完成工作量在6月份出现稍微回落。本月新接订单量下降是厂商能够减少积存工作量的主要原因。报告积存工作上升的厂商则表示原因在于人手短缺和产能不足。
成品库存指数
6月份,中国制造业厂商连续第2个月增加成品库存,这也是本钱库存在过往4个月以来第3次录得上升。本月库存增幅固然稍微,但已是往年10月以来的最高记录。很多调查样本显示,库存上升的原因是新订单量减少,以及产量过剩。部分受访厂商则表示,此前预计的需求增长尚未显现。
就业指数
6月份,中国制造业就业连续第13个月保持增长。本月增幅温顺,略高于5月份,但远低于往年底创下的历史最高记录。约9%的受访厂商报告增员,目的是为了扩充产能。仅5%的厂商报告用工数目较上月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