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首制船、华南地区船舶建造史上所承造的最大型船舶——中海30.8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船(VLCC)在广州中船南沙龙穴造船基地正式开工了,中船团体、宝钢团体、中国海运三大巨头正式签订龙穴基地造船项目合作意向书。这标志着国家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珠江口造船基地已初具规模,广州
乃至华南地区不能建造10万吨以上船舶的历史正式结束。
中共中心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发来贺信,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出席仪式并公布开工点火,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中国船舶产业团体公司总经理陈小津,中国海运(团体)总公司总裁李绍德,宝钢团体董事长徐乐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兵种部副部长冯丹宇,国家国防科技产业局副局长虞列贵,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小丹,副省长佟星,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宁,南海舰队副顾问长幺志楼,广州市副市长陈明德、甘新等出席活动。
汪洋在贺信中说,中船龙穴基地是我国船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造修船基地。龙穴基地首制船的开工建造是广东船舶建造史上的里程碑,广东从此离别了只能建造10万吨级以下船舶的历史,这对推动广东船舶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广东地处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港口资源,发展船舶产业潜力巨大。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船舶产业走出了一条“以我为主,博采众长,集成创新,扩大出口”的发展之路,船舶产业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今后,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为来粤发展的中心企业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把广东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船舶业制造基地和航运中心,推动我国的船舶制造和航运产业再上新台阶。
张国宝在致辞时说,五年前,我和陈小津总经理、张广宁市长在北京广州大厦会晤,共同就在南沙建设一个现代化造船基地、同时搬迁坐落在珠江边的广州造船厂一事达成共叫。现在,一个现代化的造船基地在珠江口拔地而起,并开始建造30万吨级油轮。当年的构思和设想变成了现实,我由衷地感到兴奋。中船龙穴基地是国务院船舶产业中长期规划中支持的重大项目,是我国船舶产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0.8万吨的油轮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珠江口造船基地已基本建成,对于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
黄龙云致辞时指出,中船团体、宝钢团体和中国海运共同签署合作意向书,这是我国造船、钢铁、海运三大团体强强联合、上风互补、共同发展的战略举措,必将对加快龙穴造船基地建设,提升广东和我国船舶产业的产业化、国际化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广东将大力支持龙穴造船基地的建设发展,希看龙穴造船基地瞄准国际上船舶产业的最高水平,加快建设进度,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完善配套产业和设施,不断提升船舶制造业水平,努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造船基地。
张广宁在开工庆典上表示,建设30万吨造船基地,做大做强船舶产业,把广州打造成继上海、大连之后的我国第三大造船基地,是广州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分领导和中船团体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随着广州中船龙穴造船基地首制船的开工建造,广州从此改写了只能建造5万吨级以下船舶的历史,掀开了船舶制造产业的新篇章。建设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必将有力拉动广州乃至华南地区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发挥广州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南沙地区作为我市实施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区域之一,将发展成为集物流产业、临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基地。市委、市政府将全力以赴支持龙穴造船基地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把龙穴造船基地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造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