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铁矿石进口风向标的日照港(600017)近日公布了一份漂亮的年报。年报显示,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进31.56亿元,同比增长31.12%;营业本钱22.54亿元,同比增长34.81%;回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6亿元,同比增长14.17%。
有分析以为,作为我国铁矿石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日照港业绩稳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往年我国钢铁业的原料进口生态图。往年,日照港完成了矿石吞吐量12672万吨,同比增加19%;今年1~2月份,日照港的铁矿石进口量仍在保持高位。但是,由于国内价格倒挂,钢铁需求削弱,以及基数较高等原因,日照港和中国钢铁业都面临着新的变数。
铁矿石“晴雨表”
日照港作为我国重要的矿石装卸和中转大港,每年国内进口铁矿石的1/6都要从这里上岸。
日照港的30万吨级码头,也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专用码头。因此,日照港的年报也历来成为钢铁行业原料进口的“晴雨表”。
根据公司的年报测算,按照最新股本全面摊薄后的每股收益为0.19元,同比增长13.47%。
海通证券(10.34,-0.15,-1.43%)港口和航运行业分析师钮宇叫表示:“从公司主营业务层面来看,主要货种吞吐量增速均保持较快水平,公司业绩增长稳健。”
钮宇叫补充说,公司全年营业本钱增速略快于收进增速,其主要原因是港口吞吐量的增加以及西港三期工程等全部完工结转固定资产,导致折旧用度增加。
日照港团体范经理对记者表示,与北方的其他港口如青岛港相比,日照港水上运输间隔相同,但从港口到钢厂的陆上运输间隔却最短。随着东平铁路往年底正式通车,莱芜到日照港的陆上间隔缩短了30公里。同时,日照港对腹地的一些钢厂更有吸引力,“陆路间隔近,比天津和青岛港大约可节约本钱100多元/吨。”
日照港腹地内,分布有济钢、莱钢、邯钢、海鑫、安阳、长治等众多大型钢铁企业,年进口铁矿石约8000万吨,占全国铁矿石进口量的1/3。
此外,日照港有着全国最大的堆场和最快的装卸速度,因此日照港已成为腹地钢厂进出口的首选平台。
受此惠及,铁矿石吞吐量在公司港口货物总吞吐量中占据半壁山河。目前铁矿石吞吐量占比为67.8%。2010年日照港完成矿石吞吐量12672万吨,同比增加19%,稳居我国铁矿石进口第一大港的地位。
与此相对应的是2010年国内钢产量的提升。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生产粗钢突破6亿吨,达到62665.4万吨,比上年增长5308.7万吨,增长9.26%。
在时间节点上,日照港的铁矿石吞吐量也与国内钢产量同步。
2010年1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17571万吨,同比增长17.6%。在此期间,日照港累计进口铁矿石3065万吨,同比增长32.4%,实现营业收进7.22亿元,同比增长63.78%。
往年1~4月,我国共生产粗钢21386.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5.3%,在产量最高的4月份,共生产粗钢5540.3万吨,均匀日产184.68万吨。
今年年初,多数钢企年初都计划加大生产力度,1月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再次创出历史新高,日照港也不例外。从吞吐量数据来看,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在今年1月份达到6897万吨,同比猛增47.9%;日照港方面,1~2月份累计完成铁矿石吞吐量2107万吨,同比增长11%。
长期看好
但是,由于国内价格倒挂,钢铁需求削弱以及基数较高等原因,短期之内,日照港的发展也存在着变数。
按工信部对今年我国粗钢产量6.6亿吨的产量估算,今年中国铁矿石的供给将会出现7000万吨以上的供给过剩。
钮宇叫预计,作为铁矿石装卸和中转的代表港,日照港堆存压力较大,吞吐量增长也可能因此受限。
尽管往年公司加快了港口建设,先后完成西港二期工程收购、三期部分投产、岚山港区4号、9号泊位收购等,整体堆场面积和货物中转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然而就铁矿石装卸分部而言,目前公司矿石码头产能利用率仍严重超负荷。”